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
你单位于2024年12月23日向本机关提交的《关于审批<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大沙地尾矿库三期扩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申请》及行政许可申请书,本机关于2024年12月23日受理。本机关组织专家对《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大沙地尾矿库三期扩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进行了技术审查,评审时间和方案修改时间不在行政许可时限内。经审查,符合法定条件、标准,生产建设单位在全面落实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本许可决定的前提下,项目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本机关决定准予你单位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大沙地尾矿库三期扩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的行政许可。
一、水土保持方案总体意见
(一)同意建设期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82.23公顷。
(二)同意水土流失防治执行标准等级为西南岩溶区一级标准。
(三)同意水土流失防治目标为:水土流失治理度97%,土壤流失控制比达1.0,渣土防护率92%,表土保护率95%,林草植被恢复率96%,林草覆盖率23%。
(四)同意水土保持措施总体布局和分区布设、施工组织、进度安排。
(五)同意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与时段,内容与方法及监测点的布设。
(六)同意建设期水土保持补偿费为575610.00元。
二、生产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中应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和《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并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按照《报告书》实施进度的要求落实资金、监理、监测、管理等保证措施,将本方案的有关内容纳入项目后续设计及施工管理中,认真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
(二)严格按方案要求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各类施工活动要严格限定在用地范围内,严禁随意占压、扰动和破坏地表植被;做好表土的剥离、保存和利用;根据方案要求优化施工工艺合理安排施工时序和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进度,严格控制施工期间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
(三)强化项目区工作(场)面安全生产管理和景观防护,强化输料过程、堆料场所的环境保护,确保建设不影响周边设施正常运行。
(四)切实做好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加强水土流失动态监控,并按规定向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监测季度报告及总结报告。
(五)落实并做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监理工作,确保水土保持工程建设质量和进度。
(六)依法交纳水土保持补偿费。
(七)按规定接受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
三、本项目的地点、规模如发生重大变化,或者水土保持方案实施过程中水土保持措施发生重大变更,应当补充或者修改水土保持方案,报我局审批。需要新设弃渣场的,或者因弃渣量增加导致弃渣场等级提高的,应当开展弃渣减量化、资源化论证,并在弃渣前编制水土保持方案补充报告,报我局审批。
四、本项目在投产使用前须通过水土保持设施自主验收,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开;同时向我局报备水土保持设施验收材料,并接受验收核查。水土保持设施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生产建设项目不得投产使用。
五、本许可文件自批准之日起有效期限3年。在许可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的,生产建设单位应在许可文件有效期届满的30个工作日之前向我局申请重新审核。项目在许可文件有效期内未开工建设也未申请重新审核的,或虽提出重新审核申请但未获批准的,本许可文件自动失效。
附件: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大沙地尾矿库三期扩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批复
2025年1月17日
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大沙地尾矿库三期扩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批复
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
你单位报送的《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大沙地尾矿库三期扩容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经技术审查,现批复如下:
一、工程概况
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大沙地尾矿库三期扩容项目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鹤庆县西南部,行政隶属鹤庆县西邑镇北衙村委会辖区。项目中心地理坐标:东经100°11′23.2″,北纬26°08′23.0″。尾矿库已建有环库道路,内外道路互通,交通便利。从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到昆明市403km,全程已通高速。
本项目建设性质为扩建建设生产类项目。大沙地尾矿库最初于2010年10月建成投产,初期坝高7m,总库容450万m3,为四等库。由初期坝、分隔坝、堆坝、周边截洪沟、调节池及回水泵房、尾矿浓密池及压滤车间、胶带输送系统、在线监测系统、进场道路等设施组成。2015年底开始二期扩容工程的建设,经二期扩容,尾矿库最终使用标高1905.8m,堆坝高60.8m,总坝高67.8m,总库容1745.28万m3,为三等库。包括场地全防渗、堆坝体修整、尾矿堆排工艺控制及指标要求、库面及堆坝坡面排水、库外排洪设施、坝下回水设施及在线监测系统等。本次扩容沿用干式堆存工艺,排矿方式为库周式排矿。堆坝在原设计标高1905.8m基础上加高14.2m至1920m,堆积坝高75m,总坝高82m,增加库容1220.82万m3,累计总库容2966.1万m3,为三等库,服务年限为13.4年。扩容设施包括:初期坝东侧加高,新建南岸及东岸截洪沟、库面排水沟—溢流沟、调节池及回水泵站、溢流井—排水隧洞、部分监测设施、辅助设施及新增场地内的防渗等。
根据项目建设和水土流失特点,按功能和工程布局,项目划分为堆积库区、排洪工程区、压滤输送区、隧洞工程区及道路区5部分。项目总占地面积82.23hm2,按占地性质划分,永久占地82.18hm2,临时占地0.05hm2;按项目分区划分,堆积库区占地面积72.40hm2,排洪工程区占地面积0.50hm2,压滤输送区占地面积7.43hm2,隧洞工程区占地面积0.10hm2hm2,道路区占地面积1.80hm2;按占地类型划分,占用林地14.94hm2,占用耕地6.26hm2,占用建设用地61.03hm2。
本项目建设、运行及封场共计开挖土石方49.43万m3(含表土5.47万m3,一般土石方43.12万m3,建筑垃圾0.84万m3),回填土石方(含借方)83.97万m3(含表土41.93万m3,一般土石方42.04万m3);需外借土石方48.80万m3(含表土36.46万m3,一般土石方12.34万m3),从万硐山露天采场借入;产生弃方14.26万m3(含建筑垃圾0.84万m3,一般土石方13.42万m3)运至落家井排土场堆放。
项目建设总投资21158.87万元,其中土建投资16114.82万元,建设资金企业自筹解决。建设总工期25个月,工程计划于2025年2月开工,于2027年2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生产服务年限为13.4年。
项目不涉及拆迁安置问题,也不涉及专项设施改(迁)建。
项目建设区属中切割的岩溶褶皱中山地貌。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划分,尾矿库所处场地范围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g。
项目区属南温带高原山地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3.6℃,历史极端最高气温33.4℃,最低气温-11.4℃。年降水量599.2~1309.3mm,多年平均降水量979.4mm。雨季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95%;每年的11月至次年2月为霜期,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降雨量很少,旱、雨季节明显。多年平均相对湿度65%;多年平均蒸发量2054.5mm;全年无霜期210d左右;主导风向为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6m/s,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3.1m/s,瞬时最大风速18m/s。项目区20年一遇最大1h暴雨量52.28mm、6h暴雨量68.42mm、12h暴雨量74.80mm、24h暴雨量92.73mm。
鹤庆县水资源丰富,所有河流均属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金沙江、漾弓江、落漏河、河川河等。项目所属北衙地区地表水系不发育,属季节性河流,库区无暗河发育。项目区北侧距离白石箐大沟最近距离约0.6km,南侧距离清水河最近距离约0.8km,西北侧距离落漏河最近距离约2.76km。本次扩容不会对周边水系产生影响。
项目区内土壤类型主要为红壤及水稻土,林草覆盖率约18%,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西南岩溶区,土壤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项目区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为331.87t/km2·a,为微度侵蚀。
项目未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水功能一级区的保护区和保留区、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重要湿地等区域。
项目区所在地鹤庆县西邑镇不属于国家级、省级、州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项目为尾矿库扩容工程,为三级渣库,项目下游为农田及落水洞,项目上游为高速路,为尽量减少项目建设对周边的影响,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执行西南岩溶区一级标准。
二、《报告书》编制规范,依据充分,内容全面,项目区介绍清楚,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合理,防治措施基本可行,实施进度安排基本合理,水土保持方案基本满足设计水平年的要求。
三、基本同意《报告书》设计采用的水土保持防治标准的取值,通过各种防治措施的有效实施,至设计水平年工程占地区域内水土流失治理度为99%,土壤流失控制为1.24,渣土防护率为99%,表土保护率为99.82%、林草植被恢复率为99%、林草植被覆盖率为46.35%,防治6项指标均达到目标值,能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四、基本同意主体工程水土保持分析评价结论:主体工程设计从建设方案上减少了项目总占地,减少了工程土石方量,降低项目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影响,符合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优化方案的水土保持理念。项目布设紧凑,功能区衔接合理,工程布局能保证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且最大程度的发挥各项设施工作效率。因此,本项目的工程布局是合理的,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五、基本同意本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为82.23hm2,其中永久占地82.18hm2,临时占地0.05hm2。
六、基本同意本工程建设期共计开挖土石方48.59万m3(含表土5.47万m3,一般土石方43.12万m3),回填土石方(含借方)58.12万m3(含表土16.08万m3,一般土石方42.04万m3);需外借土石方27.40m3(含表土15.06万m3,一般土石方12.34万m3),从万硐山露天采场借入;产生弃方13.42万m3(为一般土石方)统一运至落家井排土场堆放;剩余表土4.45万m3调出至落家井排土场内其表土堆场暂存,后期用于项目封场覆土。
七、基本同意项目建设期扰动土地面积58.34hm2,建设期间造成水土流失面积58.34hm2。项目在预测时段内总计产生土壤流失总量为5724.54t,其中原生土壤流失量为411.58t,新增土壤流失量为5312.96t。项目建设期为水土保持重点监测时段,堆积库区为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保持监测重点区域。
八、基本同意水保措施总体布局和分区布设、施工组织、进度安排。
(一)主体设计的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1.建设期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工程措施:堆积库区表土剥离5.47万m3;排洪工程区截洪沟1660m,溢流沟360m;压滤输送区导流渠525m,截水沟450m。
植物措施:压滤输送区植草护坡2.12hm2。
临时措施:排洪工程区临时排水沟2000m。
2.运行期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工程措施:堆积库区马道排水沟18600m,坡面排水沟4650m;排洪工程区溢流沟300m。
植物措施:堆积库区植草护坡37.02hm2。
临时措施:排洪工程区临时排水沟1600m。
(二)方案新增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1.建设期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工程措施:隧洞工程区复耕0.05hm2。
植物措施:道路区边坡植被恢复0.42hm2。工程量:覆土800m3,撒播植草0.42hm2,需草籽25.2kg,栽植葛藤株1050株,穴状整地1050个。
临时措施:堆积坝区临时覆盖6.50hm2,排洪工程区临时沉砂池4口,压滤输送区临时覆盖临时覆盖2.12hm2,隧洞工程区临时拦挡130m、临时覆盖0.05hm2hm2。工程量:铺设土工布65584m2,铺设密目网21200m2,土方开挖36m3,编织袋装土及拆除130m3。
2.运行设期水土保持措施工程量
植物措施:堆积库区终了平台植被恢复24.98hm2。工程量:覆土99920m3,撒播植草24.98hm2,需草籽1498.8kg,栽植旱冬瓜62450株,穴状整地62450个。
九、基本同意水土保持监测范围与时段,内容与方法及监测点的布设。
十、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时段自2025年2月起至2027年12月止,共计2.91年,其中建设期2.08年(即2025年2月至2027年2月),试运行期0.83年(即2027年3月起至2027年12月)。项目建设期共计布置14个监测点,其中堆积库区、隧道工程区布置4个监测点,排洪工程区、压滤输送区、道路区各布置2个监测点,其余区域采用调查、巡查监测;试运行期沿用6个监测点,其中:堆积库区2个监测点,压滤输送区、道路区各1个监测点,隧道工程区2个监测点。
十一、水土保持投资概算的编制依据、方法、工程单价基本符合编制规定。
基本同意本至设计水平年水土保持概算总投资为500.40万元,其中主体计列投资321.94万元,方案新增投资178.46万元。水土保持总投资中,工程措施费238.48万元,植物措施费77.22万元,临时措施费57.49万元,独立费用66.13万元(监理费12.48万元,监测费45.06万元),基本预备费3.52万元,水土保持补偿费57.561万元(575610.00元)。
运行期水土保持概算总投资1915.47万元,其中主体计列投资1626.60万元,方案新增投资288.87万元。运行期水保投资计入生产成本。
十二、基本同意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