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庆县融媒体中心 鹤庆融媒 2025年02月24日17:24 云南
周末的鹤庆,是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这座小城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悠闲的生活节奏,为旅人提供了绝佳的休憩之所。
周六清晨,用过早餐后,我沿着丽江至鹤庆的机场一级路向东再向北行进。约三公里后,转向西行,不到一公里便抵达了东草海湿地公园。到新华景区的路把东草海一分为二,两大片水域像一只飞鸟的两翼,各自闪烁着明亮的色泽,把太阳的光辉均匀地涂抹在鱼鳞一样的波纹上。
南行至阿典和阿丽两个鱼庄附近,东草海西岸几位养护花草的工人在悠闲地忙碌着。青石板铺就的蜿蜒小径依水而建,每隔百米便随意摆放着几块巨石,或立或卧,成为游人拍照打卡的理想背景。不远处,各种水鸟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仿佛在举办一场热闹的盛会。
坐在柔软的斜坡草坪上,向东眺望,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湖光山色之间。逆光下的山峦朦胧而神秘,却在湖面投下清晰的倒影。芦苇随风摇曳,湖中小岛若隐若现,树影婆娑。忽然,几只水鸟兴奋地游向湖心,打破了湖面的宁静。与此同时,一群排成人字形的大雁从空中掠过,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地向南飞去。
我打开随身携带的诗集,却总被周围的风声、水声、鸟鸣和变幻的光影所吸引。索性放下书本,沉浸在这水墨画般的景致中。突然一句“世界是水上的影”浮上心头,任由这句字在脑海来回晃悠,就在这静谧的氛围中我慢慢打开手机里的记事本,遂写下了以下诗句:
《世界是水上的影》
没有影也要造出影来
先是挖去淤泥
然后,水聚集了
无数的水鸭飞来了
各种叫声在水面飘荡
因为天光,影子丰富了
移动的云,静止的山
漂浮在水上的黄鸭搅乱了影
它们有的哈哈大笑
有的只为纯粹发个声
忘了世界吧
世界只是水上的影
地球缓缓翻个身
黑暗的幕布慢慢垂下
所有的影子被吞噬
也许在梦里
仍有细碎的波光在晃动
周日,我选择了向西而行。黄龙潭西侧的谷堆山上新修的游步道已许久未走,趁着天气晴好,我决定重游故地,让身心都得到放松。将车停在山脚,向西走几步便踏上了新修的游步道。台阶约10厘米高,对腿脚不便者十分友好。只需50米左右,回首东望去,黄龙潭全景便尽收眼底:大桥将黄龙潭分成两部分,靠近山脚的是小潭,东边稍宽阔的水域则是大潭。大潭又被柳堤一分为二,宛如两面清亮的镜子,将白云绿树尽揽其中。
随着山势渐陡,游步道以柔和的曲线顺坡而上,在不大的山体上勾勒出优美的弧线。半山腰的凉亭是绝佳的观景台,在此稍作休息,俯瞰远方。从东北、正东到东南方向,鹤庆小城和坝区的景致如扇面般展开。东山上的石宝山轮廓清晰,山脚下云雾缭绕,村落如棋盘般散布在轻纱般的云雾中。黄龙潭仿佛将小城一分为二,西边是新城区,东边是老城区,但无论新旧,都同样享受着黄龙潭和西龙潭的滋养,在阳光和水汽的映衬下,构成一幅静谧的山水画卷。
距离谷堆山玉皇阁约20米处,路西建有一段东西走向的长廊。在此稍作歇息后,我继续向西行进,目标是更西处、建于更大山脉半山腰的文化长廊三期。由于山势平缓,不到半小时便抵达了另一座西山的山脚。顺着同样的游步道向西南而上,又来到一座凉亭。亭上对联由文友刘锦才题写:“牧雨去惊松上鹤,餐霞来看水中烟”,诗意盎然。书法出自县书协杨志峰之手,其矫若游龙的字体与随性洒脱的性格相得益彰。在此处,再次向东北、正东、东南望去,又是一番别样景致。背靠屏风般的西山,若遇适宜气候,在此“牧雨、餐霞”堪称最诗意的消遣。
最后,我折向西南下山,经樱花湖返回谷堆山下,结束了这个充实的上午之旅。
鹤庆虽小,却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这里有山有水,龙潭如镜,草海映天,山色空蒙,候鸟成群,诗意的栖居丝毫不逊于他处。每逢周末,漫步山水之间,品味小城烟火,岂不快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